1.王武与合作者设计了一种CTLA-4阻断剂-多柔比星/脂质体载药系统应用于抗肿瘤治疗
6月1日,科学实验中心王武副教授团队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协和医院合作在《Cell Death & Disease》在线发表题为“A novel doxorubicin/CTLA-4 blocker co-loaded drug delivery system improves efficacy and safety in antitumor therapy”的论文。
纳米抗体(Nb)是一种由骆驼科动物体内天然存在的特殊单链抗体(缺失轻链和 CH1),经克隆其可变区后得到的单域抗体,是目前发现的分子量最小的抗原结合单元,具有高稳定性、强抗原结合能力、低免疫原性和强组织穿透能力等优点,在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备了巨大的潜在价值。在前期研究中,该课题组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到一组靶向CTLA-4的Nb(Nb36),显示出具有显著的稳定性和特异性。前期研究还发现Nb36能靶向结合DC细胞表面的B7分子,阻断T细胞CD28/B7信号通路形成的竞争性抑制,进而上调T细胞的增殖与活性。本研究利用脂质体独特的双分子层结构,构建CTLA-4 Nb和多柔比星双载药系统(LPS-RGD-Nb36-DOX),能将DOX更高效运输到肿瘤局部,同时激活肿瘤局部的T细胞。研究结果表明该疗法形成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可在体外/体内高效杀伤肿瘤靶细胞,具有更强的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能力,同时结合了免疫细胞过继治疗可显著降低DOX用量,减少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具有更好的临床应用安全性。
该成果以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123为第一通讯单位,王武副教授、郑少萍教授和郑武平教授等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19-024-06776-6.pdf
2.于法标团队设计了一种新的近红外荧光探针用于急性肺损伤中过氧亚硝酰成像
6月3日,急诊创伤学院于法标教授团队在《Chinese Chemical Letters》在线发表题为“Rationally designed an innovative proximity labeling near-infrared fluorogenic probe for imaging of peroxynitrite in acute lung injury”的论文。
急性肺损伤(ALI)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严重临床疾病,其中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在其发病机制中占据核心地位。ONOO−作为一种关键介质,显著加剧了ALI的氧化损伤和微血管通透性。因此,精确检测ONOO−对于ALI的早期诊断与及时干预至关重要。近红外荧光(NIRF)探针凭借其高灵敏度、强组织穿透深度和出色的成像能力,为ONOO−的检测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然而,现有的ONOO−荧光探针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挑战,如其他活性氧物种的干扰和探针在细胞内的非特异性扩散。为了克服这些难题,该研究小组成功研发了一种创新的自固定NIRF探针DCI2F-OTf,这种探针不仅能在体外和体内精准监测ONOO−,而且凭借其亚甲基醌(QM)中间体的高反应性,能在ONOO−存在时实现蛋白质的共价标记,进而实现原位成像。在ALI小鼠模型的研究中,DCI2F-OTf展现出了优良的实时成像能力,能够精准捕捉ONOO−的水平变化,并揭示了ONOO−与ALI进展之间的紧密关联。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DCI2F-OTf作为一种高效化学工具的巨大潜力,更为深入理解ALI的发病机制和监测治疗效果提供了有力支持。
该成果以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123为唯一通讯单位,急创学院功能材料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团队硕士生唐丹丹和胥宁格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刘恒研究员和于法标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cclet.2024.110082
3.于法标团队采用可激活的内质网靶向邻近标记远红荧光探针用于原位可视化2型糖尿病中羧酸酯酶活性
6月19日,急诊创伤学院于法标教授团队在《Analytical Chemistry》在线发表题为“In Situ Visualizing Carboxylesterase Activity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Using an Activatable Endoplasmic Reticulum Targetable Proximity Labeling Far-Red Fluorescent Probe”的论文。
羧酸酯酶(CE)是一种在生物体中普遍存在的酶,它参与多种关键的生理和病理过程。肝脏中CE水平的变化可能作为II型糖尿病(T2DM)的重要预兆。鉴于此,该研究小组开发出了一种新型远红外荧光探针DCI2F-Ac,该探针基于二氰基异佛尔酮(DCI)设计,具备内质网靶向的邻近标记功能,可用于实时、准确地监测和成像CE的活性。DCI2F-Ac具有极低的细胞毒性和生物毒性,同时对CE显示出极高的选择性和敏感性。与传统的CE探针相比,DCI2F-Ac的独特之处在于它能够直接共价锚定到CE上,显著减少了因扩散导致的原位荧光信号损失,提高了测量的精确性。借助“开启-关闭”荧光信号模式,DCI2F-Ac不仅能够有效区分不同的细胞系,还能精确筛选CE抑制剂。DCI2F-Ac在T2DM患者的肝脏样本中能够有效检测到CE活性的下降,并且可以通过追踪CE水平的变化来评估二甲双胍、阿卡波糖以及两者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实验结果显示,二甲双胍与阿卡波糖的联合使用能够显著恢复CE水平至接近正常范围,展现出最佳的抗糖尿病效果。因此,DCI2F-Ac探针不仅为肝脏代谢紊乱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药物疗效评估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为探索CE在相关疾病中的潜力开辟了新途径。
该成果以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123为唯一通讯单位,急创学院功能材料与分子影像技术研究团队硕士生胥宁格和唐丹丹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刘恒研究员、蒋童蒙副教授和于法标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本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资助。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21/acs.analchem.4c01721
4.吕志跃与陈涛研究团队揭秘无尾感器纲寄生虫对人类的影响
2024年6月20日,吕志跃教授与陈涛教授团队在《Infectious Diseases of Poverty》期刊上发表题为“Human parasitic infections of the class Adenophorea: global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的综述评论,系统阐述了感染人体的无尾感器纲寄生虫的全球流行状况、致病机制及相应防治策略。
无尾感器纲动物无尾感器、常有尾腺和皮下腺,又被成为有腺纲动物,寄生于人体的无尾感器纲寄生虫主要是来自毛细线虫属、毛形线虫属、鞭虫属和膨结线虫属的15个虫种。本研究选取2024年4月的全球相关高质量期刊论文186篇,汇总评论了人类无尾感器纲寄生虫的形态特征、生活史、致病类型及防控策略。
人类是无尾感器纲(有腺纲)寄生虫的终宿主或偶然宿主,往往通过生食或半生食肉类或食入被寄生虫卵的食物而感染。无尾感器纲寄生虫感染人体后,会对多器官产生影响,引起膨结线虫病、鞭虫病、毛细线虫病、旋毛形线虫病和寄生虫性肌炎等,所引发的并发症甚至可能引起死亡。预防无尾感器纲寄生虫感染,不仅要控制好动物(驱虫、动物疫苗等),还要进一步加强卫生宣教、改善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及饮食习惯,才能更好地阻断疾病的传播。
本研究从全健康的角度汇总分析无尾感器纲寄生虫,有助于线虫感染的检测和预警,有利于寄生虫病的预防和控制。
本研究以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123为通讯单位, Jitrawadee Intirach博士和舒畅博士为并列第一作者,吕志跃教授与陈涛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
原文链接: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1188577/
5.杨献文团队与合作者从深海真菌中发现1个结构新颖的Stephacidin-Asperochratide杂合体
6月24日,新葡萄娱乐官网版游戏987杨献文研究员和福建医科大学李立胜副教授合作在《Organic Letters》在线发表题为 “IStephaochratidin A, a Rare Stephacidin-Asperochratide Hybrid with Ferroptosis Inhibitory Activity from the Deep-Sea-Derived Aspergillus ochraceus”的论文。
杨献文研究员团队多年来专注于深海真菌天然产物的研究工作(Org. Lett. 2024, 26, 3889-3895; Chin. Chem. Lett. 2024, 109723; Chin. Chem. Lett. 2022, 33, 2057-2059; Org. Lett. 2020, 22, 580-583)。近期,其与福建医科大学李立胜副教授的科研团队合作,在新颖结构生物碱stephaochratidin A (1)的发现、生源途径推导、铁死亡抑制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Stephaochratidin A (1)是从深海真菌Aspergillus ochraceus MCCC 3A00521中发现的新颖骨架化合物,是一个罕见的异戊二烯基吲哚生物碱stephacidin与C9聚酮asperochratide的杂合体。对化合物Stephaochratidin A (1)的生物学活性进行筛选,发现其在多种细胞系中对铁死亡诱导剂RSL3、 Erastin和FINO2诱导的铁死亡均有一定的保护性。对Stephaochratidin A (1)抑制铁死亡的机制开展研究时,发现在体外Stephaochratidin A (1)不具备抗氧化剂和铁螯合的活性,但能够抑制细胞内的脂质氧化。进一步的研究表明Stephaochratidin A (1)能够抑制RSL3诱导的血红素加氧酶HMOX1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铁死亡,详细揭示了其作用机制。、
该成果以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123为第一作者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123邹正彪博士、福建医科大学李研硕士和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王远博士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杨献文研究员和李立胜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orglett.4c0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