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123-VIP)官方认证-APP PLATFORM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动态  >  正文

院系动态

临床学院急诊教研室开设灾难医学实践课程

作者:admin 阅读量: 更新时间:2011-06-29

20085.12汶川地震后,临床学院急诊教研室按照校党委的指示,当年开设了灾难医学课程,同时自编了教材。特别是在我省急诊学科带头人,全国急诊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学校党委副书记吕传柱教授的直接带领下,急诊教研室组织8位教师到北京参加“国际ERTEmergency Relief Training)救援”培训,学习了国际上最先进灾难救援理论、技能,使我校灾难医学教育走在全国前列。

今年六月,临床学院急诊教研室在2010级本科生中开展了灾难医学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按“分诊、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科目进行。

分诊(Triage)和止血科目由黄晓辉、庄海丽两位老师带教,采用国际上统一的START简单分类,快速治疗方法,使用国际标准伤票进行检伤分类及快速治疗,同学们分别模拟伤员和急救医师进行灾害现场的拣伤处置。同时进行止血操作训练。在紧张而有序的拣伤治疗实践中,同学们迅速掌握了简单而实用的快速治疗方法。

包扎科目由吴国平、冯冰霞两位老师进行示范常见的战时紧急包扎方法,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进行一对一的互教互学,课程活泼生动,很快同学们头上,手臂上缠满了白色的三角巾、绷带。

为进行伤员固定科目的教学,教研室申请购置了四套挪威生产的国际最先进的脊柱固定装置(解救套)、脊椎固定板、头部固定器,颈部固定装置等全套救援设备。在王光余、邱秀媚老师的示范下,同学们熟悉了国际先进的创伤现场救援方法,收益匪浅。许多同学用手机将伤员固定过程拍下来,供以后工作借鉴。

灾害现场的伤员搬运科目深受同学们欢迎,同学们三人或二人一组,时而进行背负法、抱持法,时而进行轿杠式、双人拉车式进行伤员徒手搬运实训。在梁居雄、符燕妹老师的示教下,同学们还练习了担架绳索固定伤员搬运法。在欢笑的气氛中,同学们收获了知识,感受了救援的艰辛与责任。

无论天气炎热、还是暴雨倾盆,急诊教研室8位教师在汗水合雨水中都身体力行进行示范、带教,使学生学到了国际上先进的野外医疗救援的最新理论知识和实用技能,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和好评,同学们并希望以后多学习此类实用技术,毕业后履行医学生的神圣职责,造福社会。

\

同学们练习病人转运方法

\

同学们练习包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