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123-VIP)官方认证-APP PLATFORM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焦解歌院长出席第三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并做专题演讲

作者:admin 阅读量: 更新时间:2007-01-09

为期二天的第三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今天上午在三亚开幕,来自国内外政界、学界和工商企业界的近400名代表,围绕“生态———和谐共赢”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究和探讨。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本届论坛名誉主席姜春云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姜春云在开幕式上讲话。他说,党中央提出的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重大决 策,日益深入人心;人们的生态观念、环保意识逐渐增强;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学术界的生态、环境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中国与国际间环保领域的交流 与合作进一步扩大。所有这些,都为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创造了良好环境和条件。

  姜春云说,我们也必须正视,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 本转变,非理性的思想理念、观点和生产生活方式,仍然在相当多的人中间存在,围绕生态、环境问题的学术研讨和争论也相当热烈。所有这些,又都向本届论坛的 研讨活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这次论坛以“生态———和谐共赢”为主题,要就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切实而有成效的研讨。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文彰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扎实建设生态文化,推进科学发展,共创和谐未来》的演讲。 他认为,要把科学发展观作为生态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确立“生态文明”概念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群众性的生态文明创建活动是生态文化建设的社会 基础;调整城市绿化观念,是生态文化建设不可忽视的一个细节。

  省委常委、三亚市委书记江泽林、联合国友好理事会主席努尔·布朗在开幕式上致辞。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举行主题论坛,由有关专家在会上作主题演讲。

焦解歌院长作了题为《建设生态校园 美化育人环境》的演讲。他认为大学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传承、接续、灌输、发 展、创新的英才荟萃之地。大学校园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为师生员工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大学社会责任的、舒畅积极、健康向上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大学生态校 园建设属于“人化自然”范畴。自然人化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相处;人作为自然生物能使自己的欲望、行为尽可能地按自然规律运行;人的社会 行为秩序与自然的“隐秩序”尽量地能够达到同构呼应的程度,人作为自然界的一员能够在自然界莺歌燕舞、鸢飞鱼跃、“天籁万有”、“混沌长生”的自然律动中 使自身的情趣得到陶冶、提升,将人从“外力”、“机器”等外在统治束缚中解脱出来,创造性地实现人各不相同的潜在才智、能力和性格特征,达到 “人的全面发展”目标。他强调,建设现代化生态校园要贯彻执行以下原则:1、在生态校园建设中自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2、坚持生态与人文有机契合原则;3、坚持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努力实现“人的自然化”原则;4、坚持医药院校的职业特色与美学特征融为一体的原则;5、坚持校园功能的实现与最佳经济效果相契合的原则

专家们呼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倡导和推动全社会都来关心、关注和重视生态文化建设,为推动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和谐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联合国地球理事会主席莫瑞斯·斯特朗,全国政协常委、文史委员会副主任龚心瀚,国防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领导小组副组长黄宏少将,国防大学政治部原副主任周尔均少将,机械工业部原副部长王辉,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马中平以及海南省 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韩至中,本届论坛顾问、老干部王信田等出席本届论坛。

  出席论坛的还有塞尔维亚共和国、塞浦路斯共和国、保加利亚共和国、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希腊共和国、瑞士、俄罗斯联邦等国驻华使节团外交官。

  本届论坛由省委宣传部、省生态文化研究会、三亚市政府、中国青年报社、中国生态学会、中华儿女报刊社和中国城博会共同主办,由省生态文化研究会承办。

期间,焦解歌院长还先后约见 联合国地球理事会主席、联合国和平大学校董事会主席兼校长、前联合国副秘书长、安南秘书长特别顾问莫瑞·斯特朗,就如何构建生态校园及开展合作与交流等话题交换意见。

经组委会专家评审,焦解歌院长所撰写的论文荣获优秀论文一等奖;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123获得生态文明建设特别贡献奖。

学院副院长陈玉民、院长助理何忠平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同志参加了本次大会。

 

\

图为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名誉主席姜春云在开幕式上致辞。

 

\

图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周文彰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扎实建设生态文化,推进科学发展,共创和谐未来》的演讲。

 

\

图为联合国友好理事会主席努尔·布朗在开幕式上致辞。

 

\

图为前联合国副秘书长莫瑞斯·斯特朗在开幕式上致辞。

 

\

图为焦解歌院长在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建设生态校园 美化育人环境》的演讲。

\

图为焦解歌院长在开幕式主席台就坐

 

\

图为焦解歌院长接受海南电视台记者专访

 

\

图为焦解歌院长与前联合国副秘书长莫瑞斯·斯特朗就如何构建生态校园等话题交换意见。

 

\

图为陈玉民副院长出席会议。

 

\

图为何忠平助理出席会议。

 

\

大会现场

 

\

 

我院宣传版画

 

\

 

附:焦解歌院长在在开幕式上作了题为《建设生态校园 美化育人环境》的演讲稿(全文)

建设生态校园 美化育人环境

焦解歌

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国与国的和谐,最终实现人类社会共同的和谐发展和进步,是我们的根本指导方针。

大学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传承、接续、灌输、发展、创新的英才荟萃之地。大学校园建设的根本目标,就是为师生员工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大学社会责任的、舒畅积极、健康向上的生存环境和发展环境。

大学生态校园建设属于“人化自然”范畴。自然 人化的根本目标,就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相处;人作为自然生物能使自己的欲望、行为尽可能地按自然规律运行;人的社会行为秩序与自然的“隐秩序”尽量地 能够达到同构呼应的程度,人作为自然界的一员能够在自然界莺歌燕舞、鸢飞鱼跃、“天籁万有”、“混沌长生”的自然律动中使自身的情趣得到陶冶、提升,将人 从“外力”、“机器”等外在统治束缚中解脱出来,创造性地实现人各不相同的潜在才智、能力和性格特征,达到 “人的全面发展”目标。

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123在新校搬迁建设过程中,从一开始就自觉精心打造环境一流的现代化生态校园。

走进今天的新葡萄新京威尼斯,

放眼千层绿,回眸四季春,

人吟山水侧,楼隐花树中。

风起处,绿潮翻滚;波涌时,锦鲤跃腾。

湖清亭静荷莲碧,

柳绿桃红草木青,

径曲路幽疑无处,

豁然朗朗读书声。

我们能够做到这样,关键在于从规划建设阶段起,我们就坚决贯彻执行以下原则。

一、在生态校园建设中自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基点是以人为本的原则。现代大学理念中的以人为本,首先是以师生员工为本。生态校园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为师生员工的生活、工作、学习创造一个诗意栖居与和谐守望的良好环境。

诗意与和谐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崇高境界。自然界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的对象,而且应是“作为艺术的对象”,人与自然界应该保持一种精神上的沟通,保持一种 诗意与审美的关系。中国儒家“天人合一”的理想,也体现了中国居住文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本真追求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我们在校园建设过程中,注意依托 原有土地的自然环境和地形条件,科学构思,精心设计,努力达到人与自然、建筑与自然的和谐交融。我们本着立体平面、软硬覆盖、乔灌高低、常青落叶、庭院景 点和花草树木结合的方针,进行校园环境建设。

我们按大学教职员工工作、学习、生活的实际要求,将教学、运动、餐饮设施置于校园中心,教工宿舍、学生宿舍置于校园周边,以中心幅射形式形成分布合理的功 能区;完善公用和基础设施;设置自然与文化景观,突出以服务师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强化全方位育人功能,凸显陶冶情操的审美功能,全面打 造快捷、高效、舒适、美感的生态校园。

我们在校园车道与建筑物之间,设置专供师生步行的植物长廊,以避免因校园人多、人车混行而产生的不安全状况;针对海南日光辐射力强的特点,我们在路边广植遮阳树种,又在环绕全校中心校道边的人行走廊上,扎上坚固的拱形钢架,种植200多 株三角梅花。这种梅花属于藤本性质,攀钢架而上,很快形成贯通全校的拱形花廊,再与各处分植的绿化墙、花、树、草相配合,使全校生态绿化浑然一体。现在有 的三角梅株干已有小盆粗壮,将钢架封得严严实实,形成一个风雨不透的天然绿色长廊。每当红彤彤、鲜艳艳的梅花迎风盛开,与紫荆、木棉等百花相映,使新葡萄新京威尼斯校 园一年四季沉浸在鲜花绿树的海洋之中。师生员工漫步在这花团似锦、绿草如茵的校园中,不仅安全便捷,心旷神怡,一天上课看书的疲劳,也随之驱散,真正做到 人在画中走,心随诗意流。

二、坚持生态与人文有机契合原则

我们认识到,校园建设中的生态环境建设与人文环境建设必须有机契合,才能相得益彰。校园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指向的是生物景观文化上的怡情舒适和温馨美感;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的目标,指向的是精神文化上的触景生情和潜移默化。我们在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契合,以形成全方位育人环境上费了很多心思。

生态景观上,我们设置了一个生态广场,然后以生态广场为中心,以广场两侧的校道为骨干,把全校绿化串建为一个整体。

人文景观上,我们按地形设置了人文广场和历史广场,又在各个路口和适合的地方,设置各种形状的石墙、石柱、雕塑,镌刻各种名言警句,以醒师生;在历史广 场,我们设置了一个巨大的钢制地球仪,警喻师生要时刻心怀世界,放眼全球;在进校门的人文广场,我们设置两面环形石墙,雕砌成书状,用中英文书写“临床医 学、护理学、药学”等学科名称,彰显学科特色;我们在多处塑制书形石雕,在上面镌刻“要成就一件大事业,须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 为”、“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等人生警语,以无言之教,潜化人心;我们将校园内的几条主要校道,按居住、工作的人群不同分别命名,如学生宿舍前 的主干道命为崇学路、教工宿舍前的主干道命为崇师路、行政办公楼前的主干道命为崇政路。强调的理念是互相尊重,尊重学生,尊重老师,尊重管理人员,尊重人 民群众。

三、坚持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努力实现“人的自然化”原则

所谓自然的人化,是指人通过改造自然,使之达到人的既定目的。实际上,任何建设都是对自然原生状态的改变和破坏,因此,在自然的人化过程中,首先必须关注的是对自然原生状态的利用、保护和功能的升华。

我们新葡萄新京威尼斯的新校址,原来是一片荒山坡,地表无特殊物,唯有两口相邻不远的小鱼塘。我们利用这个优势,将两口小鱼塘挖通连接起来,做成一个人工小湖,湖心置 小岛,湖畔建小亭,岸边用火山石铺成曲折小道,在湖边办公楼与校道之间,修建跨湖拱桥,湖中放养观赏鱼类,种植各色莲花,湖岸四周和湖心岛上遍植垂柳、花 木,使小湖成为校园一大美景。女孩子坐湖边看书,喜将双脚伸进湖水,任一群群游鱼在脚上舔来吻去,浑然不觉。神清者谓之校园,神迷者疑为仙境。所以我们将 小湖命名为“醉仙湖”。

四、坚持医药院校的职业特色与美学特征融为一体的原则

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123是一所医药类大学,悬壶济世和救死扶伤是我们学院的职业特色和办学精神元素。在生态校园景观设计建设中,我们紧紧抓住医药大学的职业特色和办学精神元素,依托建筑美学原理,做精做美我们的校园。

我们在校园中心的生态广场上,塑建一个巨大的环形石壁,上镌国家发布的《医学生誓言》,既为校园一景,又时时昭示师生员工,我们的职业就是系托人们的健康 和生命;我们在进校门第一眼的人文广场,扑面而来的就是用中英文对照镌刻着学院医学、药学各个学科名称的两扇书形石壁,彰显我们的学科特色;我们在每一个 校道路口路牌的另一面,全部用中英文对照书写诸如“病人是良师”、“不只要留意病情,更要留意病人本身”、“病人求医的目的并非知识,而是十拿九稳的期 望”、“如果出发点错误,一切诊断治疗免谈”等等医学职业格言,随时无言地告诫医学生;尤有创意的是我们在校园内遍种各种药用植物,在每种植物前面,竖上 一块小牌,牌上写明这种植物的名称、产地、功用,既绿化了校园,同时又传播了知识。

在我们塑建每一个校园景观时,都非常注重与美学特征融为一体,并将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精心含蓄地灌注其中,让人触景生情,各自会心。

我们的生态广场上的喷泉另具特色,呈现染色体双螺旋DNA结构,明示生命科学世纪向我们召唤,鼓励师生荣耀本职,成就事业,为人类健康事业奋斗终身。

我们将学校大门设计成风帆形式,就是想从美学上引导师生员工作多种思考。他们既可见帆将学院想象为遨游学海的一页方舟,学海无涯,唯勤是岸,激励自己勤奋 学习;也可见帆思劲逐,想象在千帆竞发的激烈竞争中,我们自己应该如何奋勇直前;还可以见帆思志,想象在人生的茫茫大海中,只有正确立志,“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才能胜利到达人生的彼岸;我们在校园中心耸立一座38米高的旗帜造型,四面镌刻“医学院”几个大字,作为新葡萄新京威尼斯的校园中心标志。在校园方位上,它是新葡萄新京威尼斯校园中轴线;在 造型寓意上,它又代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是整个海南医药卫生领域唯一一所培养高等医药卫生人才的大专院校,高扬着生命科学时代维系生命和健康的时代旗帜,并时时无言地警 醒师生员工,要明确肩上职责,坚定办好医药大学,为海南健康岛建设、发展海南健康经济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技术、智力支持和健康保障。

总之,美是主观与客观的双重契合,生态校园美景的建设,只有将校园职业特色与人文精神用美的形式表达出来,才能真正达到潜移默化、环境育人的效果。

五、坚持校园功能的实现与最佳经济效果相契合的原则

生态校园建设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节约方针。在这方面,我们想了很多办法。

校园建设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节约每一寸土地。我们把灯台底座做成锥体盆形,内置沃土种上花草;我们在历史广场环形石壁的顶上留出坑槽,在办公楼前跨湖拱桥两边留上坑槽,灌上沃土,种植花木;就 连教学大楼的顶上,我们都留有种花植草的空间,实行全方位的立体绿化;我们的路灯采用节能设备;我们的集雨水道全部通向校内的人工小湖;我们在人工湖施工 时发现的泉眼,全部予以保留和疏通,以节约水源;医学院校药学园建设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施建设,我们把它与校园环境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全校性栽种药用植 物,使之在作为学生实习标本的同时,又美化绿化了校园,节约了单独建设药学园所需的土地和费用;我们还将在校内人行长廊、各个景点和亭边、树上,艺术地配 上相应的英语单词,使学生能在散步、闲憩时就能学到相应的知识。

生态校园建设是一种基础性投资,我们立足长远发展,制定校园规划,利用有限资源,发挥最大功能。现在再来评估我们的校园,我们的花草树木都是成倍的升值, 有的名贵古木,都可以通过有偿命名而收回部分投资了。特别是我们经过多年的精心建设,成就了环境一流的校园美誉,这种无形资产是无可估量的。在教育部组织 的教学水平评估中,专家们对我们的校园环境赞不绝口;在筑巢引凤、吸引人才方面,许多博士、硕士进了校园就下决心投身新葡萄新京威尼斯建设;13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和100多所大学的领导、专家、教授参观过我校,都艳羡赞赏不已;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各种报刊等著名媒体采访报道我校,都离不开对我校生态校园美景的宣传报道。所有这一切,对于激发师生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发自内心的自豪感,都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人与自然的和解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解,这是人类发展的两大目标。今后,我们将坚持不懈,继续努力,进一步为师生员工建设好一个怡情舒适和温馨美感的物质家园和一个其乐无穷、妙趣横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真正把教书育人、环境育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