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123-VIP)官方认证-APP PLATFORM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新闻  >  正文

综合新闻

访新葡萄新京威尼斯附院骨科张英副主任医师

作者:admin 阅读量: 更新时间:2008-05-24

一米八的个头、清秀的脸庞、儒雅的举止……,很难想像,这是一位冒着生命危险成功地救出数个鲜活生命的白衣勇士。

经历了十个昼夜的日夜奋战,522日刚刚回到海南、脸上尚带着疲惫的神色,张英医师爽快地接受我们的采访。

\

2008年5月16日,张英医生在北川救援营地

 

“我们是第一个到达北川的专业救援队”

2008年5月12日228分,天崩地裂,地动山摇,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四川省汶川、北川等地区成为人间地狱,一座座城镇夷为平地,成千上万的生命被废墟掩埋、一声声呼唤救护的声音自破墙残壁中发出……

一方有难,八方支持。513日中午11时,接到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通知的海南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临危受命搭乘7991专机飞往灾区。这是海南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成立后实施的首次地震灾害紧急救援行动,也是跨地域的首次地震紧急救援行动。

“我们是一支地震灾难专业救援队伍。由三部分人组成:地震与结构专家、富有经验的消防总队官兵、医疗专家。灾情就是命令。我是早上745分接到命令,要求我们以最快的速度赶到集合地点。坐的是专机,原定是直飞成都,因为实行空中管制,只好先飞重庆转飞成都双流机场,然后再坐汽车到绵阳”张医师忆述道。

海南省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于5132225到达四川省绵阳市。原先从媒体上介绍,一直以为汶川是重灾区。听取了绵阳市委陈秘书长关于当地灾情的介绍后,才知道北川县才是重灾区。听完介绍,队员们摩拳擦掌、纷纷请缨,一致要求到受灾最严重、困难最多、最需要救援的地方。

从绵阳往北川的道路,因地震造成的山体滑坡加上下雨路滑、车辆多,车速慢,到北川已是514日凌晨450。经与北川县抗震救灾指挥部取得联系后,该救援队于630兵分两路,分别赶赴北川县城和北川中学两处重灾区实施救援。

“我是赶赴北川县城分队,因为山体滑坡、道路被堵,只好下车步行。每个人身上背着食品与轻型救援工具,天一直下着雨,路上泥泞不堪,一边得注意脚下松动的 石头,一边得注意山上因滑坡随时会掉下的石头,行走相当艰难……。走到县城,天已大亮。我们是第一支到达北川的专业地震救援队伍”张医师如是说。

北川县县城叫曲山镇,四周有群山环抱,不远处有一堰塞潮的水库,有一小河穿镇而过,可以想像,震前这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小镇。然而,眼下的曲山镇已是一片废墟,有的楼房变平地,有的五层楼房变成三层、三层楼房变成一层,有的楼房摇摇欲坠……

“举目四下,到处都是尸体,呼喊声、哭啼声、呻吟声,声声相连,其情其景惨不忍睹。特别是北川中学新校区,大楼倒塌加上山体滑坡,一个个十几吨的石头从山 上滚下来,偌大的学校只剩下一面孤零零的红旗与一个学校招牌,非常凄凉……”说完,张医生打开随身带的数码相机,找出我们在电视上、在电脑里看到的一个个 惨不忍睹的镜头。

 没有时间悲伤与感叹,没有时间抚慰呼天抢地的群众。救援队员以最快速度到达指定位置,他们心中只有一个愿望“迅速寻找埋压人员,尽最大努力解救幸存者!”。

 大震过后余震不断,加上阴雨绵绵,给救援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因为是地震专业救援队,他们身上携带一些轻便的救援工具:电锯、钢筋剪、生命探测仪。更重 要的是,这是一支思想素质高、专业技术过硬的队伍,凭借不顾个人安危、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凭借特别能战斗的能力,张英医师所在的救援队当天救 出埋在废墟里的9名被困群众。

 “张医生,你们是风雨兼程赶赴灾区,一到现场便马不停蹄投入救援,而救援工作是高强度的工作,体力消耗相当大,那些天你们是如何补充能量?”

“我们都带有饼干、火腿肠、矿泉水。可救人要紧,哪有时间顾得上吃东西?因为精神高度集中在救人方面,也不觉得肚子饿……”

 “那些天有没有休息的时间?”

 “晚上没有电,没法救援,本可以合一下眼,可因为余震不断、而各省救援队陆续到来,人多帐篷少,我们只能坐在车上闭目养神,人多空间小,腿都无法伸直……”张医师淡淡地回答。

“患难夫妻双双被救”的故事

 

“张医师,512日以来,我与我老公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锁定中央电视台与四川电视台抗震救灾现场直播,流着眼泪收看……。当过了黄金救援时间后,每当得悉一个生命被救便欣慰地互相告知。那天,从电视中得悉‘海南地震救援队将深埋138小时的唐雄救出来’,我马上大呼小叫告诉正在埋头备课的老公快来看!138小时的生命奇迹,是咱们海南救援队救助的’……”。

“是的。谢守菊与她的丈夫唐雄的故事相当感人”张医师缓缓讲述这对夫妇双双患难又双双获救的故事。

512”地震 发生时,谢守菊与他的丈夫——内科医生唐雄正准备上班。当房屋左摇右晃那一瞬间,身为妇产科医生的谢守菊急中生智就近抓住一包豆腐干,就地滚到客厅沙发旁 边,柔软的沙发为她挡住足以将人砸得头破血流的钢筋水泥,手中的豆腐为她提供维持生命的热量,而她保存自己生命之后又竭尽全力挽救丈夫的生命……

515840分,当海南地震救援队成功地救出谢守菊时,她坚强地说:“我没事,你们不用抬我,我要参加救援队。现在就要去救别人”,谢守菊一边说一边站了起来。她的坚强,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她接着说“我丈夫也被压在旁边一间屋子里,我们隔着墙一直在互相鼓励。他一定还活着……”。

救援队员按照谢守菊所指的方位,斟查了唐雄被埋的地方,发现垮塌的楼板层层堆叠,楼体过于倾斜随时倒塌,而且没有重型工具,救援难度相当大,只好等待。

517日上午,谢守菊与救援队再次相遇,含着眼泪挡住救援队队长——海南地震局局长牟光迅,恳切要求救援队将她丈夫救出来

时间一点一滴流失,可进度非常缓慢,此时,传来堰塞湖可能决堤消息,接到指挥部要求全部救援队撒回营地的命令。

“我还记得她刚被救出来时说的那句话,她是一个值得帮助的人”。牟光迅跟救援队专家连夜商量后,决定再次营救。18日上午,救援队共设计了3个 方案,最后决定从掩埋唐雄的大楼后面推进,用钢筋剪剪钢丝,用手搬水泥块,用手刨废墟……,从二楼把楼板打通,将里面的碎石掏出来,一点一点往里推进。在 整个过程中,谢守菊一直参加营救活动。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当众人怀疑唐雄是否能坚持时,谢守菊却一直坚信丈夫还活着,她哽咽地不断呼唤丈夫的名字……
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在谢守菊对丈夫不离不弃的的精神鼓舞下,张英与救援队员冒着生命危险,一点一点地为唐雄打开一条生命通道……

当生命通道通达唐雄的背部时,为了给救援工作争取时间,救援队员将生理盐水通过管子送到唐雄的嘴里。

经过26小时的生命大营救,18日早上910分,被挤压在4层楼板下的唐雄被成功救出,创造了“地震后139小时存活”的生命奇迹。当33岁的唐雄被消防队员抬出来时。一直守护的谢守菊欣喜若狂,热烈拥抱出生入死营救唐雄的消防战士和地震局专家。

事后,当有人问谢守菊:“你当时为啥对海南救援队充满信心?”

她自信地答道:“我们夫妇刚刚从海南旅游回来。我们与海南结下缘分,我相信海南救援队一定会救我丈夫,一定能救活我丈夫!”

“等这一切过去了,我们再去海南旅游,好好感谢我们的恩人!”谢守菊含着泪水说。

“我们在援救唐雄时,在鼓励他的同时,还半认真半开玩笑地对他说‘你以后得写一部地震历险纪实小说,将你这几天经历与感受写出来……”,带着欣慰之感,张医师说。

\

 

海南地震紧急救援小分队(左一是张英)救出唐雄后与谢守菊(中间的女士)合影    

 

“两把菜刀救人”的故事

 

“从媒体报道得悉,几天来,海南地震救援队一共救出19 人。张医生,在整个救援过程中,你认为难度最大的是救哪位?”

“除了上述的唐雄医生外,就是营救张燕姑娘”。

516日上午,海南省地震局54岁的工程专家张工勘察时发现,北川财政局宿舍大楼有两名幸存者。救援队员冒着余震,进行探查,发现了第一个被困者席丽,被埋压在距外墙约6米的深处。而此时的席丽被掉下的楼板和倒塌的防盗门卡住脖子,一动也不能动。由于通道空间狭小,为避免她二次受伤,救援队员把席丽垫在身体下,一点一点掏去她身边的瓦烁,一寸一寸地将她的身体往外挪……

当探查第二个被困者——36岁的张燕时,发现她不但被铁制的厚重的防盗门卡住,还被旁边一具死尸的双腿紧紧顶住而动弹不得……。

必须给逝者施术,才能将张燕挪出。截肢是骨科医生的本行,可截肢需要手术刀,但现场哪有专业手术刀?于是,张英从旁边坍塌的厨房里找到两把菜刀,将菜刀别在腰上顺着挖掘的生命通道爬到张燕的身边。

“因为空间相当狭小,菜刀也难起作用。幸好那两把菜刀还锋利,我摸索到该尸体的关节位置,从膝关节处着手,用尽力气施行手术……。因为已过四天,尸体已经 高度腐败,加上里面空气不流通,我事先准备了两副口罩,还是被尸臭熏得肚子里一阵阵翻江倒海的。没有办法,只好用一只手捂着鼻子,另一手持菜刀……”张医 生如是说。

“听说你在救张燕时,手受了伤。在那种环境中,不但有可能感染上破伤风杆菌,还有可能感染上炭疽杆菌。我们学医的都知道,这两种细菌都是致命的细菌”

“当时,我一心想救人,其他的就顾不上了!”又是淡淡的一句。

成功了,张英让神志尚清醒的张燕动一动身体,可张燕一时兴奋,动作过大昏厥过去……

“快!快抬出去!”,守护一旁的消防队员一个接一个地躺在生命通道上,轻轻地将张燕从自己身上传送出洞口。

张燕被成功救出时,时针指向16日下午240分。

据被救者席丽后来回忆道,之前有救援队来过,觉得救援难度太大无奈走开,是海南救援队让她俩绝处逢生。

 

受国家地震局局长表扬的“海南救援模式

 

“不言弃、不放弃!只要有一丝希望,决不放弃搜救!”。经过15日、16日两天的奋斗,海南救援队受到了当地政府的高度赞赏,不少当地群众纷纷慕名来请海南救援队去救人。

17日上午11时 许,国家地震局局长陈建民徒步几公里来到北川县师范学校地震救灾现场,慰问正在开展抢救的海南地震紧急救援队队员。一听说海南地震紧急救援队是进入北川重 灾区第一个专业救援队伍,陈建民局长给予高度评价。陈局长还说,海南地震紧急救援队不畏艰辛、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非常可嘉;海南提出专业救援队和解放军协 同开展救援工作的模式很科学,称之为海南救援模式。他说,这是地震抗震救灾工作难得的经验。

“这场惨绝人寰的大灾难中,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悲剧,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让人感叹不已。亲历此次抗震救灾,你个人有何感想?”

“能参加救援队,我感到非常荣幸。这是我人生中最难得也最难忘的经历”。

“我在收看救灾直播时,一边为灾区群众遭受的不幸而心酸;另一方面又为救援队伍在余震不断的情况下钻进摇摇欲坠的楼房里救人而担忧,你们有没有考虑到个人安危?有没有采取防护措施?”

“余震多了,我们也麻木了。当时只想,我们千里迢迢而来,目的就是救援被困群众,多救一个是一个。您说的自我防护措施,也就是科学救护的问题。刚进入重灾 区时,大多是根据被困者亲人或志愿者提供的信息先是确认被困者是否存活,然后勘查救助的可能性与救助的危险度,我们的原则是:为争取时间,先易后难,能多 救一个是一个。”。

“张医生,行医十多年,你是初次参加救援队。在这当中,一定有不少经验教训,能否谈一谈?”

“经验不少,教训也有。其中之一,到达北川的第一天,我们抢救的第一个被困者,是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子,被一根大横梁压在腿上。为挽救生命,唯一的办法是截 肢再将孩子救。她的母亲已遇难,守在身边的父亲苦苦哀求我们保全孩子。我们心一软,想方设法地将孩子完整救出来,但被压肢体已坏死,最后只能截肢。我们在 这个女孩身上花了好多时间,而这些时间完全可以多救助其他人……。我认为,在救援中,应当机立断,该如何处理便如何处理……”

“在救援中,我们感到最大的痛苦,就是听到被困者的呼喊声、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生命随风而逝而无能为力……”张医生声音低沉、黯然神伤。

………………………………………………………………

危难时刻见真情,危难时刻更见精神。两个钟头的采访,一个个撼人心魄的故事,一首首用热血谱写的生命赞歌,让我们读懂了什么叫关爱生命?!什么叫临危不惧?!什么叫大爱无言?!

海南地震紧急救援队,海南人民的光荣与骄傲!

张英医生,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123的光荣与骄傲!

\

4月23日,张英医生在接受采访

 

\

4月23日,张英医生接受采访时在向记者描述救灾情景

 

 

\

4月23日,张英医生接受采访时在向记者展示救灾现场相片

2008 年5月23日下午采访

2008524日上午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