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志平同志突发脑溢血经抢救无效,于2011年6月27日病逝。叶志平生前系四川省绵阳市安县桑枣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中学高级教师。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桑枣中学2000多名学生在1分36秒内完成紧急撤离,创造了“零伤亡”的奇迹,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震后,他积极投身灾后恢复重建工作,3个月全校学生就在板房学校全面复课,仅一年时间,新桑枣中学就顺利竣工。为表彰先进、树立典范、弘扬正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决定,追授叶志平同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十五万年薪挖不走我,离开桑枣不再是校长
![\](/__local/E/98/6E/3B17F48144A35EF01172D1C47B1_601584FF_9C59.jpg?e=.jpg)
叶志平
“震后我出名了,很多地方都想挖我,有的开出15万年薪、给房配车、年底分成的待遇,但都被我拒绝了。”因在5·12地震中确保全校师生安然无恙而被誉为“史上最牛校长”的叶志平告诉记者,离开桑枣,他就不再是校长。
震后三年,受损严重的桑枣中学已在异地拔地而起,孩子们的读书声重返校园。叶志平的这三年,见证了“梦想中的学校”从理想走入现实。
“不相信政府能给这么多钱!”
直到亲自在县政府大厅看到公告,叶志平才真的相信新桑枣中学的建设预算高达4799万元,比他最“大胆”的设想还高出1000多万。
大地震让桑枣中学失去1.3万平方米教学楼和几乎全部的教学设施,损失超过2500万。地震刚刚过去时,有记者问叶志平今后有何打算。叶志平无奈地摇头叹气,看样子没有十年八年是修不好了。这位在地震中保护了全体师生的“最牛校长”,起初展望重建远景时,一脸迷茫。
在得知新学校有可能要异地重建后,叶志平开始认真地勾勒起“梦想中的学校”蓝图。他前后设计了三次校园新貌,每一次都在图纸上添加了一些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校园设施,运动场、音美体设备、实验室、阶梯教室从无到有,甚至连食堂厨房的条件都得到改善。但即便新学校的效果图已捧在手中,叶志平仍感觉像在做梦。他算了算,自己规划的新学校至少需要3000万预算,“简直是天文数字,政府给得了吗?”
辽宁援建者的建设步伐如期而至。新校从2009年5月4日破土动工,当年12月22日基本竣工,2010年1月17日全体师生正式入驻。当叶志平徜徉于落成后的新学校,望着真真切切存在于眼前的教学楼、运动场,这位老校长终于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原来梦想真的可以走入现实!
如果你走入现在的桑枣中学,立刻会被眼前宽大的校园广场所吸引,两侧是挺拔的教学楼,往纵深方向走是标准篮球场和足球场。记者采访时恰逢学校月考,考间休息时学生们纷纷涌入广场、球场,欢声笑语不绝于耳,响亮的呐喊声、拼杀声与安静的北京中学校园截然不同。面对记者的镜头,孩子们的笑容格外灿烂,阳光、纯真、开朗写在每个人脸上。
叶志平介绍,新校建设要秉承坚固牢靠、简洁实用和节能环保的三大原则。他特别指出,学校办公室和教室都只铺上水泥地,为的是方便初中生蹦蹦跳跳,教室外还有宽宽的走廊,便于遇到紧急情况时快速疏散。
今年,叶志平计划再修建一座图书馆,不仅让求知若渴的学生们有地方安静读书,也造福周遭普通老百姓,免费进馆感受文化魅力。
上课铃声换成“蓝色多瑙河”
2008年5月12日,突如其来的地震打乱了桑枣中学初三学生的备考计划。为了鼓舞士气,重新开课后,叶志平走到讲台上喊话:“我不多说,大家想想,现在开课了怎么办?今年我们愿不愿意保全县第一名?有没有信心把成绩考得比过去更好?”
“没问题!”同学们爆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在当年中考中,桑枣中学再次拿下全县第一,平均分最高的科目比第二名要高出十来分。
即使面对“保第一”的压力,叶志平依然不鼓励老师拖堂和补课。他规定学生在下午一定要抽出一个小时自由活动,打球、跑步、上网、读课外书,晚上还得留出看电视、看新闻的时间。
“做事拼命做,该玩拼命玩”,这是叶志平的工作准则。在他的主导下,舞蹈社、民乐团、文学社、合唱团应运而生,多次参与县里和市里的公开演出;上午的课间操,也常常被集体舞和连环拳所取代,寻找机会全面开发学生们的文体细胞。现在,叶志平正在致力于编写出一份浓缩中国古典文学精华的“经典100句”,供学生每天诵读,提升文化内涵。
采访中,世界名曲“蓝色多瑙河”从空中悠然飘过,这是现在桑枣中学的上课铃声。叶志平希望通过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教会学生懂得欣赏美,逐渐进入上课的专注状态。
优秀教师为啥来一个走一个
天灾毁坏了家园,却让亲历者有机会看轻房子、金钱这些身外之物的分量。
地震时天崩地裂,叶志平收藏的很多玉狮子刹那间粉身碎骨。老伴儿很心疼,叶志平对她说,钱并不重要,比钱有意义的东西多得很。前几日,叶志平带老伴看病时遇到了昔日学生,恰好是老伴的主治医生,见到老校长倍感亲切。在叶志平看来,这就是超越金钱的“更有意义”的事情。
“人与人之间纯洁的友谊,同事间亲密的合作关系,师生间的深情厚谊,都是有钱也买不来的东西。”经历过5·12震痛的叶志平,平静对记者说。
在桑枣中学工作几十年的叶志平,放弃了很多可以升迁到局里的工作机会,而把自己最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这所农村中学。但现在最让叶志平苦恼的却是,已经没有多少年轻教师肯像当年的他一样,愿意把满腹经纶奉献给农村教育事业。
“从重庆师范大学、西南师范大学毕业的大学生,每个月拿着1800块钱的工资,还没有住宿,村里路还坑坑洼洼,来一个走一个,都熬不住。” 叶志平向记者呼吁,城镇化发展是大趋势,但农村娃娃也需要有人来教,都不来农村教书,农村的教学质量上不去。
对于接下来的工作目标,叶志平希望能够尽快建章立制,多培养些年轻教师,建立教师工作学习机制,管好、用好新学校,报答辽宁援建者和所有关心学校发展的社会人士。
“但最重要的是,千万别出安全事故!”因确保师生平安无恙出名的叶志平,没有忘记校园安全仍然是身为校长的最重要职责。
【手记】
叶校长很忙。约定采访时间一改再改,刚下车就被工作人员拉进接待室,面对我的大问小问连续回答了个把小时。午饭没来得及吃,出门送客后又钻进楼下等候的小汽车,继续奔赴县里开教育工作会。
面对震后媒体封上的“最牛校长”头衔,叶志平笑笑,说这其实还是他儿子上网发现后告诉他的,他根本没在上心。这位为农村教育事业打拼几十年的老校长说,如果别人一定要用几个字评价他,“认真负责”四字已然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