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下午,我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2013年第一次学习暨第二次基层单位集体学习报告会在城西校区国际报告厅举行,原华中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院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高等教育研究》杂志主编,博士生导师刘献君教授应邀作题为《地方院校发展中的若干问题》专题报告。廖小平、谢江波、曾渝、陈玉民、陈志斌、黄元华、牟忠林等党委理论中心组成员及教职员工近700人到场聆听报告会。
报告会上,刘献君教授结合当前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形势和国内地方院校发展情况,从“学科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管理创新”三个方面,深入阐述了“如何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如何从基本抓起”、“如何进行管理创新”等学校发展中要重点抓住的问题的解决思路与措施。
在谈到如何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时,刘教授认为,学科专业建设的状况从根本上反映和体现了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办学特色和学术地位。学科专业是大学的基本元素。学科专业建设要实现重点突破,重点跨越。学科专业建设从建设主体来看,有学校、学科群、学科(专业)点三个方面,三者应明确各自的任务,各有各的重点,干自己该干的事。学校层面应该抓目标、结构、重点、资源、评估五个方面。学科(专业)点层面(院系)应该抓学科(专业)方向、队伍、项目、基地四个方面。学科群则介于两者之间。
在谈到如何开展教学改革时,刘教授指出,教学改革要从基本抓起。学生的眼睛亮不亮?这是检验课堂教学效果好与不好最直观的标准。老师讲课的目的是什么?什么样的课是一场好课?这是每一位授课教师应该弄明白的问题。课程建设无奇迹,要回到基础,把握基本方面,研究教师、学生、教材、教法。学生是活生生的,每时每刻都处于思考之中,内化之中。学习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构建”、“相互作用”、“生长”的过程。学习过程不是教师简单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来自己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学将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知识经验验中,不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学生学习了就有教育,没有学习就没有教育。学校要从“课堂、教师、教材”老三中心,向“学生、学习、学习过程”新三中心转变。教学,绝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一个创造过程,是一个人的生命历程。要研究教与学的相互作用;要研究学生内化的过程与规律;要研究教材,如何去激活知识;要研究方法,如何去启迪学生;要研究教师自己在教学中的生命历程。
在谈到如何创新学校管理时,刘教授认为,学校发展要依靠管理创新。要重视大学章程建设。之所以要制订章程,那是大学因自主办学而需要章程。大学章程就是“大学宪法”。政府通过法律赋予大学自主办学权,需要章程“上承”国家教育法规,政府与大学之间“合约”;“下启”学校规章制度,规范学校权力正常运行。大学章程涉及到大学办学方方面面的内容,发挥多方面的功用,但其主要功能是规制大学权力运行:规范大学与政府的权力关系;规范大学各组织之间的权力关系;规范大学与院系之间的权力关系。章程制定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关注人才培养制度,教师聘任制度,教学、科研评价制度,资源配置制度,决策制度等这几项重要制度改革。他指出,大学的每一项工作都需要创造。学习很重要,要从学习经典开始,通过努力学习、感悟,提高管理艺术和管理水平。他强调,管理者要明确自己的位置;不要把球老抱在自己手上;学会不管;学会被领导;化复杂为简单;忙于紧急事而忽略重要事是管理的大忌;在原则性和灵活性之间求得平衡。
刘献君教授旁征博引、引经据典、融汇东西、深入浅出阐述了“理念”、“制度”、“队伍”、“资源”、“文化”等高等学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五个基本要素的内涵,令在场的教职工深受启示、获益匪浅,精彩生动的报告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党委书记廖小平在主持报告会时指出,刘献君教授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理论研究,在高等学校管理、院校研究、大学德育等方面颇有建树,学术成果丰硕。刘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案例生动、理念新颖、经验丰富,为大家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报告中阐述了地方院校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对今后新葡萄新京威尼斯各项工作均具有指导性意义。廖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各部门要深入学习领会刘献君教授报告的思想和精神,结合各自工作的实际,进一步思考如何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如何从基本抓起、如何进行管理创新等问题,为促进新葡萄新京威尼斯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积极探索和践行出一条新路子。
廖小平、谢江波、陈志斌、黄元华等校领导在报告会前共同会见刘献君教授,对其在百忙之中莅临学校做专题辅导报告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党委书记廖小平主持报告会
刘献君教授作精采报告
报告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