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学实验室简介

作者: 编辑:基础学院-牛宗亮 发布时间:2023-12-31 阅读量:


一、基本情况

      1996年原来隶属于各教研室的组织胚胎学实验室、病理学实验室、生物学实验室和显微镜室重新整合发展成现在的形态学实验室。形态学实验室于1996年和2004年连续两次通过海南省高校基础课实验室的合格评估,并于2009年被评为海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二、实验室的固定资产和场地

      实验室总资产达约728万元,设备总数928件,用房总使用面积为1950M2,共27间房,其中有8间“数字化实验室”,4间“普通学生实验室”、显微镜室、大体标本陈列室、免疫组化室、制片室和取材室。每间数字化实验室分别配备40台(套)数字切片系统,可容纳40名同学同时观察不同的切片;显微镜室存放248台显微镜供学生实验教学使用;标本陈列室收集和陈列各种人体病变的组织标本,供学生实验教学和科普使用;制片室和取材室配备了脱水机、常规石蜡切片机、冰冻切片机、染色机等设备,进行相关专业和研究生的“显微形态学技术”教学,并协助各学科的科研工作服务。


三、实验队伍

      目前实验室有工作人员10人,设置主任1人,副主任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8名,工勤人员2名;职称方面,副高职称3人,中级职称5人;学历方面:硕士学位6人,学士2人;有留学经历1人。





四、主要教学任务

      目前实验室承担病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医学遗传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医学导论、系统模块教学、普通病理学及形态学实验技术和显微形态学技术等11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工作。面向临床医学、急诊医学、影像医学、预防医学、儿科学、麻醉医学、口腔医学、精神医学、检验医学、生物技术等近20个专业进行授课。近五年的实验教学工作量年均达到5000学时和15万人时数,开设的实验项目数约200项。


五、实验室特色

      按照实验教学的需要,结合实验课程学科特点,建设8间形态学数字切片网络教学实验室,此平台可用于病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和人体解剖生理学的实验教学。搭配生物显微镜将“数字切片”和“真实玻片”相结合,以达到虚实结合的教学目的,有效的将本校教学资源与系统资源库相结合,改变传统的形态学实验教学模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目前有组织学数字切片库、病理学数字切片库、大体病理学标本库和数字胚胎学标本库,同时还利用病理学教研室的扫描显微镜将实验室原有的口腔组织病理学玻片标本、病理学玻片标本和组织学玻片标本扫描成数字切片,补充应用于日常的实验教学。


六、教学与科研

      实验室人员主持省级科研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级科研项目6项,厅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科研论文15篇,其中SCI收录3篇,中文核心4篇;主持省级教学项目2项,校级教学项目9项,发表教学论文14篇,其中中文核心2篇;参编《形态学实验教程》、《基础医学实验教程》、《疾病基本病理变化》、《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物资与能量代谢》等教材。


七、学生大创和课外课堂活动

      实验室人员主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1项,校级项目3项;主持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123课外教学活动6项。



八、获奖情况

实验室人员获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123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排名第二),全国“易创杯”切片大奖赛二等奖和三等奖,第七届全国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研讨会论文三等奖,海南省生命科学联会学术交流会论文二级奖,第十四届全国医学类实验教学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基础医学整合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创新设计三等奖,高等医学院校第二届大学生形态学绘图作品二等奖和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