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123-VIP)官方认证-APP PLATFORM

新葡萄新京威尼斯人物

PEOPLE OF HNM

海南现代医学教育先驱林筱海

2012-10-17
作者:admin 阅读量: 更新时间:2012-10-17

林筱海1906-1992又名尤江,医学界、教育界知名人士。文昌县文教镇人。1929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医科大学。1932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研究生班,随后在广州开业行医。1933年在海南医院当医师,后返故乡办产院。1935年到上海当医师,次年考取上海法医研究所当研究员并获得法医医师学位。1937年在广东省高等法院海南分院工作。1938年调到广东省高等法院任法医工作,并兼岭南大学孙逸仙医学院讲师。曾编著人工流产术一书。

1939-1946年他被征调到第9、第6战区和远征军任上尉军医、上校军医等职务。曾写有前线救护工作视察记一书。1945年在云南陆军医院任院长。1946年调往南京军医署当上校预备员。1947年派到海南任广州总医院海南分院主任,不久便在海口市龙华路创办海强医事职业学校,兼任校长。教师全部聘任国内、外医科大学毕业生,招收高、初中毕业生培养医学中级人才。1948年继续招生,学制三年,当时入校,每个班40人左右。海强医事职业学校,全部使用现代医学教材,他是海南的医学教育先锋,在海南现代医学教育事业中注下了心血,当时办学的条件很差,只有四间教室和一幢教工宿舍,一个教工学生厨房,一间图书阅览室,教学设备,除课室家具外,实验仪器只有一台显微镜和少量图书。当时的学生,除课堂讲授,主要是利用当时一间陆军医院椰子园----424医院地址作为临床教学的实习基地。为社会培养了一批中级医务人才,走上社会为人民健康服务。

1950年海南解放,他坚持留守学校,1951年人民政府派员接管,海强医事职业学校与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123合并,改为海南医学专科学校,他被任为教导主任,兼公共卫生学、流行病学讲师,一直任教至1979年退休,后任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123顾问。编著有营养疗法及编译一本英汉医学小辞典。根据1991年他在澳门新葡萄新京威尼斯123附属医院病床上的回忆[海强医事职业学校是怎样演变为海南医学专科学校的],现录如下,作为海南医学教育史参考。

林筱海先生的回忆:海强医职学校从19478月为创办,创办人兼校长林筱海,到19514月止。1950年解放后,海强医职学校的校舍、房屋全部交政府,于19514月改为海南医学专科学校。

我当时为什么要办这间学校?因为在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回海南任海口陆军医院院长,看到海南医疗卫生十分落后,医院少,医生护士也少,也看到社会失学的青年相当多。我是为了通过医学教育事业培养医疗卫生人员,为了使社会青年能够就学就业,为了开辟海南医学发展道路而办起来的。学生三年毕业,每年招生一次,每次40人左右。医职前后共办4 年,共培训中级医务技术人员200多人。

这间学校叫海强医职学校,是私费学校,我个人创办,无社会和别人帮助。当时因陈济棠说是私费学校,所以不准起名为海南医士学校,而后定名海强医职学校,经广东省文教厅批准。所以取名“海强”,意在要使海南民众身强体壮,使海南昌盛富强。

海强医职学校校址,就是现在海口市龙华路医专学校,原是日本侵琼时的染布厂,共25亩土地,用400元光洋买来,后又从老百姓那里买进5亩土地。共建起三幢三房一厅的套间,做教室和办公室用,但没有学生、教师宿舍,有操场、球场。教学课程设置实习课、临床课、普通课教理化医学基础课等。普通课一年,临床基础课学习一年,临床实习半年,下乡实习半年,三年毕业,毕业后各人自由找工作。

师资来源:临床课由陆军医院10多名医师兼任。其中留日生林筱海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医学部研究生毕业,林筱筠日本东京女子医学部6年毕业,国防医大毕业的有桃士湖、冯宝鉴、王兴旺,中山医学院毕业的王福康等许多有名医师任课。

19505月,海南解放后,我请示人民政府拨给一个学期的教学经费。过去全靠学生学费收入,每个学生每学期费20元光洋,交由学校开支,我从不过问学校经费开支,学校行政组织简单,教务、事务各一名,管全校行政工作。教务冯宝鉴负责现海口市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这样的班子到1951年交由人民政府办大学。当时人民政府叫我合并为海南医学专科学校,时间是19514月初。合并后有两位教师,一位是生物学教师,一位是细菌学讲师,还有一位事务人员和一位图书管理员欧女士。

海南医学专科学校成立后,由海南卫生局副局长梁文墀兼校长,我任教务处主任,专科部主任梁世燕[现海南师范学院生物学教授],中级部主任冯宝鉴[现海口市人民医院外科主任医师]。第一届学生毕业后,第二届学生刚入学,因特大台风影响而暂下马,后来到1958年才继续接办起来。可见林筱海先生为海南医学教育做出的贡献。

[写于1992年整理]发表于海南医学史研究 作者:林诗泉

分享到: